解開疫情心結 守護心靈家園 白城市教育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
作者:趙軼群 高詩雅 編輯:王佳堯 來源:白城日報 2020-11-21 08:33 校對:趙云舟 審核:張亮
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,不僅給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帶來新的挑戰,也給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很大影響。市教育局堅持學生至上原則,突出問題導向,為全市20萬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務,促進了心理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融合。
堅持“防”字為先,筑牢心理健康堤壩。堅持一手抓學校疫情防控,一手抓學生心理健康,制定了《關于積極應對疫情加強師生心理健康教育》的緊急預案,成立疫情期間心理健康工作辦公室,重點抓好三項工作。一是專項小組打頭陣。在全市抽調有資質、有經驗的專業教師,組建心理健康公益咨詢小組,開展疫情應激心理疏導志愿服務,共解答疏導師生心理個案100余例。二是專門平臺做宣傳。在白城教育公眾號設立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防護”專欄,發布心理健康資訊,普及心理健康知識,打造共克時艱的互動窗口。同時,在白城廣播電視臺《健康白城》欄目錄制了心理健康講座《陽光心態,快樂高考》。三是專業教師當骨干。下發了《關于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》,從全市學前、義務教育、高中及大學中優選具備相關資質和能力的心理咨詢師,創建了256人的心理健康教師工作群,為防范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搶占了先機、占據了主動。
突出“導”字貫穿,提升心理健康水平。針對學生和家長提出的心理問題,堅持及時疏導、反復勸導、循循誘導,打好一系列組合拳,最大限度減少疫情持續帶給廣大學生尤其是中高考學生的心理壓力。一是開展“九依托”活動。依托學校心理服務平臺和心理咨詢室開展“心理團隊輔導”“心理講座”等活動;依托家庭開展“讓孩子重返校園心理援助公益陪伴活動”;依托新聞媒體開展心理知識普及活動的講座;依托白城教育公眾號設立“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健康知識普及”和“心理健康,家庭教育”專欄;依托團市委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;依托社區開展“心微笑,新力量”助力活動;依托社會福利機構開展青少年抗抑郁的心理救治;依托社會公益組織開展讀書沙龍、團隊游戲等活動;依托學校開展家庭教育講座,讓廣大學生在開展活動中保持良好心態、健康心理。二是加強各方聯動。組織召開教育系統心理健康工作教師專題會議,在全市468所學校、23萬師生和100多萬家長中快速凝聚共識,形成了市縣聯動、家校聯動的工作格局。借力域外資源,邀請吉林仁愛心理學校為白城考生及家長錄制《均衡營養,擁抱中高考》《考生家長心理壓力調試》《與考生談睡眠》等公益心理健康講座;邀請長春市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楊元庭開展公益線上講座,為全市256名心理健康教師進行《運用冰山理論化解考試焦慮》的專題培訓。三是做好精準服務。5月中旬,舒蘭市發生疫情,我市600余名師生赴吉林參加體育測試返回后居家隔離。為確保這些師生安全度過隔離期,下發了《關于做好2020年體育考生隔離期間心理健康疏導工作的通知》,層層落實心理健康老師、班主任和家長的教育責任,及時了解居家隔離學生心理狀況,隨時解決心理問題。同時,成立心理服務專家小組隨時開展指導疏導服務,受理師生及家長電話咨詢10余例,有效解決了師生和家長的各類問題。截至高考前統計,全市各高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320多次、家長見面會20次、播放各類講座50次,白城高考考生穩定,無一例因心理問題導致違紀情況發生。
著眼“?!弊致淠_,確保心理健康持續。制定了《白城市教育系統心理服務方案》,要求中小學設立心理輔導室,有條件的學校創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。打造一支心理健康教師隊伍,全市468所中小學校均按標準、按比例配備教師,保障所有學生接受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。建設網絡心理服務平臺,匯聚心理健康教育資源,服務師生;建設心理服務示范平臺,通過示范校帶動,提升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水平;建設心理宣傳平臺,宣傳心理健康教育政策,傳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識,挖掘典型,引導家長,指導師生。通過講座、團體輔導、個體輔導等形式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和服務,使在校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0%以上;針對不同基礎、不同層次的心理健康教師進行培訓提升,實現專業成長;通過家長學校等方式進行家庭心理教育方法指導,使50%以上的家長能夠正確開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。
【相關新聞】
※ 長春:經開區為滯留人員送溫暖
※ 延邊冰雪項目魅力四射大受歡迎
※ 四平:伊通河源鎮保南村“五優稻”喜獲豐收
※ 通化:柳河縣稅務局為“六穩”“六?!必暙I稅務力量
※ 松原:長嶺縣推進干部教育培訓提質增效
※ 省委宣講團在長春、延邊、遼源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
※ 關于2019年度各地區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考核情況的通報
※ “2020中國籃球公開賽系列活動吉林”在吉林市拉開帷幕
※ 雨雪冰凍天氣給我省多地的交通、農業帶來影響
※ 長春:應急搶險持續進行 集中排查危倒樹木
